“十四节,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每个蓬溪人的童年记忆。蓬溪县这项“送蛴蟆”民俗活动已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近年来活动举办规模和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已然成为蓬溪县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今年农历正月十四,由中共蓬溪县委、蓬溪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蓬溪县委宣传部、蓬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蓬溪县融媒体中心、蓬溪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新年祈愿·春送祝福”2023年蓬溪县非遗民俗“送蛴蟆”文化活动在文井镇白鹤林村举行,上万名群众参与活动,共同祈求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活动现场节目形式多样,不仅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川剧折子戏、舞蹈、琵琶弹唱、歌曲表演,还有精彩的烟火秀及舞狮表演,现场氛围在阵阵欢呼中推向了高潮。
原创舞蹈《送蛴蟆》摄影:吴永生
川剧折子戏 《长生殿》摄影:吴永生
莲萧《新龙船调》摄影:吴永生
夜幕降临时,大人小孩成群结队,手持自制蛴蟆灯巡游,唱着歌谣将点亮的蛴蟆灯笼插到河滩边,并许下美好的新年愿望。活动吸引了数万人参与,场面十分热闹。
摄影:吴永生
摄影:吴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