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群文动态

蓬溪这些非遗你们了解多少?

时间:2019-10-18   访问量:0


蓬溪这些非遗你们了解多少?


书乡蓬溪 

1.jpg2.jpg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10月17日,我县以“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在奎阁广场同期举行第七届非遗节社区实践活动。

3.jpg

在奎阁广场上,活动以图文展板、实物展示、现场演示等方式展示了高坪土陶、麦秆画、江正品姜糕、送蛴蟆、洞经音乐、书法等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现场吧


高坪土陶      

高坪土陶,产于蓬溪县高坪镇,是一项传统手工工艺。从宋朝至今,高坪土陶已历经千年,也经历着兴衰沉浮。随着其他地方制陶制瓷工艺的现代化,以及受交通条件、经济技术等因素制约,高坪土陶土陶已经越来越少。

    

2014年,高坪土陶被列入遂宁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秆画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     


据记载,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作为民间纯手工艺技术,麦秆画充分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特性,创作出的天地山川、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等形象立体丰满、栩栩如生。     


柏波,是蓬溪县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他曾经用5120根麦秆,历经半年时间成功制作了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的麦秆画《共克时艰》,引起社会轰动。

   

 江正品姜糕

    姜糕是蓬溪地区传统糕类特产。创始于清代同治年间,以糯米、蜜糖、麻油、姜汁四物合制而成,“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曾作为贡品进贡,慈禧太后品尝后评其为玉糕,从此蓬溪姜糕名扬天下。

  送蛴蟆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蓬溪县新星乡,流传多年的地方特色民俗活动——送蛴蟆都会热闹上演。夜幕降临时,大人小孩成群结队举着自制的蛴蟆灯走出家门,将点亮的蛴蟆灯笼插在田间地头以赶走瘟疫,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新星乡蛴蟆节已被纳入四川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器乐乐种,起源于宋代的四川省,现流行于四川省,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等纳西族、彝族地区,源于古代中原的道教丝竹乐。


洞经音乐发源于四川省蓬溪县,其创始者为刘安胜和卫琪。


2014年11月11日,洞经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蓬溪书法

18.jpg

蓬溪是中国书法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民风古雅淳朴,“工诗文、擅书画”之风历代承传,唐代杜甫诗论书法,宋代王弘宝梵碑记,明代黄辉题匾“梓东邹鲁”,书法之缘广接,黄宾虹、沙孟海等当代著名书画大家留下珍贵墨宝,并有蓬溪籍天下第一清官——张鹏翮。


2000年,蓬溪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法)之乡”;200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画)之乡”;201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201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201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


全县现有国家级书协会员29名,省级书协会员66名,市县级书协会员3200余名,民间书法爱好者已逾万名,建立乡镇书法分会15个,参与书法知识培训、书法创作、书法艺术熏陶、书法艺术品收藏的受众近50万人,基本形成“书法之乡”的“金字塔”组织体系。2011年以来,获各种奖100多项,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000余件,论文80余篇。近3年来,举办各类书法展、赛活动达120余场,开展书法交流、研讨活动达100余场次。

19.jpg

来源 | 遂报全媒体记者  谢良栩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编审丨熊文       责审丨刘春燕校对丨黄祎然    版式丨谢良栩申明:未经本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20.jpg

感谢您对《书乡蓬溪》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愿与您携手前行,共赢未来!品牌推广、开拓市场、企业展示……那都不是事儿,我们来帮您!


咨询电话:18980181889   

咨询QQ:1046291526


上一篇:爆燃!千人齐聚蓬溪体育馆向老师致敬,现场高清图惊艳来袭!

下一篇:点赞!蓬溪原创再登全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