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群文动态

今日寒露 | 登高怀远秋色浓

时间:2020-10-08   访问量:1002


2020年10月8日农历庚子年八月廿二风中携着丝丝凉意寒露,来了

1.jpg

武雪峰 摄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也意味着季秋时节开始 


寒露到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冬天的脚步,已是隐隐约约 

2.jpg

易然 摄

白云红叶,秋色正浓


此时天高云淡,既可登高怀远又可赏花饮酒,另有一份意蕴 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深秋时节,鸿雁飞往南方

3.jpg

袁文辉 摄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温度降低,雀鸟都躲藏起来海边却多出很多蛤蜊,古人认为,它们是由消失的雀鸟变成这也是人们感知寒冷的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 “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晚秋之时,菊花盛放,美不胜收

4.jpg

孟存儒 摄 

秋风送来了凉爽秋日绚烂的画卷徐徐展开自古以来,寒露与重阳临近习俗亦有相同之处 


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民间有“登高”习俗登上高处远眺蓝天、山峰刹那间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5.jpg

谢晓庆 摄 

渐渐降低的气温,也催红了枫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邀请亲朋好友观赏红叶是秋天最惬意的享受 


“秋风起,蟹脚痒”寒露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而且,此时气温下降迅速浅水区温度较高,吸引鱼儿游来所以又有“秋钓边”的说法

6.jpg

郭亚楠 摄

 深秋,也可以饮一杯菊花酒它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成过去也称“长寿酒”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等功效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这句话却不适合所有人寒露过后,天气寒冷体质弱的朋友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

7.jpg

白玉良 摄

 天冷,双脚容易遭受寒气侵袭晚上可以用热水泡脚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秋燥”容易导致口干、咽干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蜜水既能补充人体所需水分也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8.jpg

谭凯兴 摄

“秋三月,早卧早起”秋日,白昼渐短、夜渐长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中午可适当小憩以缓解秋乏 


秋天,早餐要多吃温食多喝热粥粳米等都有健脾胃、补中气之用晨练则应避开早雾宜选择舒缓的运动进行锻炼

9.jpg

姜跃斌 摄

 寒露时节面对无边秋意,诗人们吟咏不绝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10.jpg

振华 摄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11.jpg

魏金龙 摄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12.jpg

中新社记者 蒋希武 摄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13.jpg

姜跃斌 摄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唐·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14.jpg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斋心》 唐·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寒露来了,带了更浓的秋意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时光在秋霜红叶中游走大地铺上收获的金黄色

15.jpg

陈洋 摄

 深秋的天气从凉爽渐渐转向寒冷也别忘记叮嘱亲友多添衣情意重,心更暖


金风玉露,白草红叶黄花最好的秋天,已在身边你感受到了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今日霜降,惟愿君安

下一篇:月圆人团圆,祝福祖国繁荣昌盛!